9月1日和29日,李子中博士在“脑病医学论坛”两次撰文,论及开展脑病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理论假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环顾世界各国对探索人脑奥秘的重视和投入,笔者认为,无论从提高民族素质还是从改变我国脑病研究相对滞后的状况来看,都亟待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迅速筹划建立国家级的脑病综合研究机构。
一、我国目前脑病研究、治疗各自为战的弊端
脑病研究和防治,属于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欲揭示其中的奥秘和疑谜,显然需要开展多学科的共同探索。我国医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有太多的实质性的突破和贡献,其各自为战的弊端已成为科技进步的障碍:(1)、临床治疗分科局限,中、西医诊治截然分家。我国脑病的研究和治疗,基本依赖省一级大型医院的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散落在为数极少的科研单位,至于中医的研究诊治,基本上与西医分家。由于“分工”过细,彼此独立,很少交流与沟通,从而使脑科医生和专家的知识结构十分单一,甚至出现专业范围内“隔行如隔山”的怪现象,对国外研究动态也缺乏灵敏的反应。(2)、固守书本理论,缺乏创新意识。我国众多的脑病患者和其亲属,往往把求治的希望寄托在大城市的专家身上。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脑科专家中,大多数人仍固守脑细胞一次分裂定数和脑组织缺损不可逆转的早期理论模式,在临床上很少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区别、有个性的独立诊断、处置和随访,严重阻碍了我国脑病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掘。(3)、过分依赖尖端设备的检查,很少对患者辨证论治。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CT和磁共振等尖端设备的引进,脑病医治在大脑结构形态学的病灶、病因诊断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CT和磁共振的精确检查毕竟不能代替千差万别的具体治疗过程。如有些脑病患者,在被专家“判了死刑”后,竟然神奇地自愈或存活下来,并能同正常人一样生活,这的确是现代脑解剖学和脑功能定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由此可见,临床上不能仅凭CT、MRI图像就轻下结论。目前大医院普遍迷信尖端仪器的检查,而忽视了神经病理、神经药理和脑组织功能代偿修复等积极治疗手段的研究和介入,人反倒成了技术的奴仆,这本身就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规律和宗旨。
二、建立国家级脑病综合研究机构的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主要弊端,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考虑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1、可以组成高级专家小组(包括聘请外国专家加入),对全国脑病研究的重点医院、重点项目(包括中西医结合和中医项目)、民间特效验方,进行调查筛选,建立专家人才档案和科研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集中一批愿意长期献身脑病研究的骨干专家,分别在北京、西安、上海、广州建立涵盖全国范围的国家级脑病综合研究机构,实行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市场推广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各机构之间联网并轨,对内辐射各省会中心城市,对外追踪国际领先水平,从而真正开始我国脑病领域多学科共同研究的新局面。2、目前脑病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致病机理和治疗手段的突破上。从致病机理着手,最终探明脑病的病理原因。在这方面,西医可望在不久的未来有重大突破,而中医中药可望在神经传导通路、细胞组织再生以及临床药理等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因此,打破中西医在脑病研究领域各立门户的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实为创立具在中国特色的脑病研究体系的必由之路。3、就目前国内脑病研究的总体状况而言,中医药所发挥的一些预想不到的临床效果,已使医家和患者不能不刮目相看。中医药方面的研究大多比较零散和孤立,且以临床经验积累为基础。要想使中医药在治疗脑病方面能有系统的突破,就必须运用现代神经科学各个微观领域的新成果,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医药研究治疗脑病创立科学严谨的理论模型,探索开发更加多样的临床治疗手段。而这一切只有在国家级脑病综合研究机构才能做到。